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方言中的“姑儿”与老鼠

2016-08-23 宋治洲 太原道


 

普通话中“老鼠”一词,在各地方言中的叫法多种多样,如耗子、老虫、家鹿、坎精等。但唯独有一种叫法只有在山西的方言中存在。这就是“gu'er”。

如山西中部一带的方言中,鼠瘘或鼠疮这种疾病被叫做guer疮”。“老鼠嫁女儿”也被叫做“guer嫁女”。这个方音“gu”一直被认为有音无字,或在文献中记做“孤”字,如《介休县志》(民国19年续修本)卷13方言条下说“鼠曰孤”。《山西通志•风土记下》(光绪18年刻本)也说“鼠曰孤儿”。或许是为了与表无父无母的那个“孤儿”相区别,所以常又被俗写作“姑”字。但无论是那种写法,其意都晦涩难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笔者在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时发现这个字其实应是从鼠嗀声的“鼠嗀”字。这正如学者沈兼士(1923)曾在《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一文中所言的“欲明古代文字之音,必先明现代方言之音,现代方言者,古音之尾闾也。”“gu”音正是古音之遗孓。

根据南朝顾野王的《玉篇》(参照日本沙门空海编撰的《篆隶万象名义》)上的解释“鼠嗀”是“公木反,鼷也。”“鼷”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就是小老鼠。

从字形上考察,从“壳”或“嗀”的字有外壳之意,可以引申出鼓起突出的意思。如“彀”“张弩也”朱熹注“彀,弓满也。”“穀”与谷物的凸起的外壳相关。“觳”是一种盛酒的器皿。“毂”指车轮中中空的部分。说到解释“鼠嗀”的那个“鼷”字,张舜徽先生认为“鼷之言奚也,谓其腹大也。鼠最贪食,体愈小者,愈见其腹大也。小鼠而大腹者谓之鼷,犹小豚而大腹者谓之豯耳。”而老鼠嘴尖腹圆,名之曰“鼠嗀”亦何其宜也。

另外,从声音上看“鼠嗀儿”中的“鼠嗀”字按方言的实际发音应是个入声字,而这正好与“公木反”中入声字“木”相符,只是方言转写时由于普通话里无恰当的入声字和它对应,姑且用了个“孤”或“姑”字而已。

侯精一先生在《论晋语的归属》中提到“单从语音方面着眼,是不够的。我们的目光应该兼及词汇问题……词汇方面特别是区别特征明显的历史久远的核心词,也可以而且应该作为区分晋语的标准。”就目前笔者考察所知,把“老鼠”叫做“鼠嗀儿”的地域仅限于山西省境内,而且即使在晋语区该词的使用也仅限于并州片内部(如忻州、太原、榆次、平遥、介休等市县)及其周边区域(如五台、汾西等县市)。可见“鼠嗀儿”这个词是个的的确确的方言词,对该字的演变及使用分布的研究必将深化我们对晋语及晋语史的研究。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晋方言与山西人03:晋方言与醋文化

晋方言与山西人02:晋方言与山西民歌

晋方言与山西人01:晋方言,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红火”在山西方言里到底有几个意思?

“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太原的“老圪节”,是贬损还是调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